昨天正是端午节,我在微博上晒出了我与母亲亲手包的粽子。我们广西有许多地方端午节吃的是长条椭圆型的碱水粽,跟北方的三角粽不同。因为是自家亲手制作,并且拍照片也很用心,我满心希望得到粉丝们的好评。谁知,有不少粉丝表示很惊讶,有的说世上竟然还有这种东西,有的说像毛毛虫,有的说又大又长很可怕,有的说不放肉的粽子不是粽子,说什么的都有。尽管知道他们是无恶意地调侃,但心里还是不舒服。后来看网络,看到网友对南北粽子是甜的还是咸的,是长的还是三角的大开“对战”,有的甚至升级为对南北地区人文或者某些事件的抨击。看了网友的南北“粽子大战”,我只想唉!一声叹息,何必呢?
端午节吃粽子,本是我国的民俗习惯,至于粽子是什么样子的,是什么味道的,不应该固定为一种模式。我国幅源辽阔,民族众多,各地风俗习惯不同。我们往往因为从小到大接触到的习俗是那样的,就以为这个习俗应该是那样的。为何大家对不一样的习俗那么奇怪、甚至批判,就是因为大家对其他地方的习俗了解得太少,同时,对与自己不一样的事物不能持包容态度。世界万千,纷繁各异,正是因为有了不同世界才会如此美丽。对与已相异之事与物,我们不应批判,而应:“哦,原来还有这样奇特的事物,可真是开了眼界。”这样,怀着新奇和愉快的心情去看待,多好。
与人相处也一样。每个人的性格不同,成长过程不同,人生经历也不同。别人的言行方式、处事方式与已不同,只要不伤害到自己,与自己无关,就不要去评判甚至挖苦、讽刺别人,这样,只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。殊不知,自己的标准又何尝是完全正确的呢?“金无足赤、人无完人”,每个人都有优点与缺点,我们应多看到别人的优点与闪光之处,对于所谓的缺点,就认为是别人的性格吧。
如果我们怀着这样平和的心态去生活,看待事物多些包容,与人相处多些理解,我相信,我们会少些烦恼,多些快乐,幸福也就会来了。